13168729055

新闻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

  • 来源:hengyuanhao 发布日期:2021-07-05 09:59:57
  • 返回列表

目前,面对水产养殖中出现的水体污染一般会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。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、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活动特性来对水质起到净化和改善的作用。这一技术手段不但污染损害小,而且操作简单便利,能够较为地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,保证水产养殖的***性和经济效益,因此该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较好的前景。

  (一)微生物修复技术

 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蕴藏多方面知识能力的操作技术,对操作实施具有较为严格的规定。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方式,其自身的优越性较强,技术能力日趋完善。这一方法是利用大量微生物对水质进行污染处理,水产养殖期间投放适当的微生物能够平衡水质结构,改善水源富营养化等情况。在实际水产养殖工作中,为了让水产品更好地获得营养、尽快成长,水产养殖户会在水中加入大量的富含营养的饲料,但往往水产动物并不能将饲料完全吸收,长此以往水中累积的高营养含量的饲料会对水质造成影响。这时,在水中投入一些螺旋藻、绿藻等微生物,能够大大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,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的状况。

  (二)水生植物修复技术

 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具有净化水质、改善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优化。这一方法一般还需对投放的植物进行成分提取检测,研究植物的挥发效果,判断根系发达情况等,才能用以不同污染的水体修复。在水体污染时运用这一方法的情况较为多见,因为水生植物的成本较低,但应用价值较高,对于水体污染的适应性较为广泛,总体来说性价比较高。例如,在水体中种植芦苇能够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,提升水质;在水体中种植狐尾藻可以改善水源中盐含量等。总之,水生植物修复手段的***性较高,不但成本低而且效果较好,目前较受水产养殖户的欢迎。

  (三)水生动物修复技术

  水生动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部分水生动物蚕食水体中的藻类植物,对水体进行清理,以达到水体中的营养平衡,这一技术是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而来的,多运用于二次修复之中,对解决水体污染起到重要作用。在实际运用中,水产养殖户会在养殖基地中适当的投放一些草鱼、鲢鱼等水生动物,利用鱼类捕食部分水生植物,让水生动物、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保持在平衡的状态,防止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出现。值得注意的是,水生动物的投放数量应当事先进行调查和估计,切忌随意投放水生动物,造成更加严重的水体污染。此外,部分养殖户在水产养殖时还会应用底栖生物的特性对水体进行治理,也会使用环保动物让水体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解,以达到水体条件良好的状态。

  标签: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案


相关资讯

Contact us联系我们

联系电话:13168729055

服务热线:13168729055

E-Mail:623803711@qq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西丽大磡商业街96号

Mobile terminal手机端

手机版
友情链接 / links

技术支持:云搜网络

深圳市恒源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4296768号-1


QQ咨询

有效服务热线:

13168729055

服务热线
返回顶部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724号